秋雨绵绵,健康同行
发布日期:2025-10-21 11:43

       近日,我市进入连绵秋雨季,湿冷的天气给校园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,同时也潜藏着多种健康风险。为保障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,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,校医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,旨在提升师生们的自我防护意识,安然度过多雨季节。
       连绵的阴雨和下降的气温,是呼吸道疾病、肠道传染病以及心理“感冒”的高发期。雨季环境湿度大,气温波动频繁,病毒和细菌更易滋生与传播。同学们聚集在教室、宿舍等密闭空间,极易引发流感、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交叉感染。同时,潮湿的环境也容易导致食物霉变,引发肠胃不适。”
       针对这些潜在风险,校医院为师生们送上了一份详尽的“健康锦囊”:
       一、 疾病预防篇:筑牢身体“免疫墙”
注意防寒保暖,适时增减衣物:随身携带雨具,淋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,饮用姜茶等驱寒饮品,防止受凉。
保持个人卫生,勤洗手勤通风:使用肥皂或洗手液,按照“七步洗手法”清洁双手。即使在雨天,也应在每日无雨时段保证宿舍、教室至少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,以降低病毒浓度。
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自身免疫力:雨天可选择在体育馆、健身房或宿舍内进行适度的室内运动,如瑜伽、健身操、爬楼梯等,保持身体活力。
       二、 安全出行篇:脚下留心“安全路”
谨慎慢行,注意地滑:行走时避开积水区域,尤其注意大理石地面、瓷砖等易打滑区域。上下楼梯务必扶好扶手。
遵守交通规则:雨天视野受限,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行,都应格外注意来往车辆,确保出行安全。
       三、 心理调适篇:驱散心中“阴霾天”
主动社交,排解情绪:连绵阴雨容易引发情绪低落、烦闷。同学们应主动与朋友、家人沟通,或参与社团室内活动,通过积极的社交来排解负面情绪。
培养室内兴趣:利用室内时间,发展如阅读、绘画、看电影等兴趣爱好,让生活保持充实和愉悦。
寻求专业帮助:如果持续感到情绪抑郁、焦虑,可联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,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       此外,学校应加强对食堂、宿舍等公共区域的卫生巡查与消毒工作,确保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、洁净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       希望通过这些实用的健康提示,能帮助每一位师生提升健康素养,有效预防雨季常见疾病,以饱满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,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和工作中。
       让我们携手同行,用科学的知识和积极的心态,共同迎接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


初审:刘宝华
二审:赵琳
三审:张毅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