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13 19:55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,推动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,智能工学院机电专职教师于7月7日开始赴汇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暑期企业学习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产教融合、技能提升”为主题,通过实地观摩、岗位实操、技术研讨等形式,助力教师了解行业前沿动态,提升实践教学能力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一、走进企业:零距离感受智能制造魅力
汇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内知名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,专注于智能装备研发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。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,教师们深入生产车间,先后参观了智能生产线、机器人装配车间、数字化控制中心等核心部门。
“过去在课堂上讲解工业机器人编程,更多依赖理论图示,今天亲眼看到六轴机器人精准完成复杂焊接任务,对教学案例设计有了全新灵感。”机电专业老师感叹道。企业工程师现场演示了PLC控制系统、视觉检测设备等技术的实际应用,教师们结合专业领域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,深刻体会到智能制造“精益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”的发展趋势。
二、岗位实践:从理论到实战的技能升华
为强化学习实效,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“一对一”岗位实践计划。教师们分组轮岗,参与产品研发、设备调试、质量检测等具体工作环节。
“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成为技术应用的‘先行者’。”汇海自动化人力资源总监表示,“校企双方在技术攻关中实现优势互补,这种合作模式值得深化。”
三、共话融合: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
实践总结会上,学校与企业围绕“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”展开深度交流。汇海自动化提出,当前行业急需既懂理论又能解决现场问题的复合型人才,建议学校在课程中增加“项目化教学”比重。学校教学负责人回应,将基于此次实践成果修订课程标准,计划联合企业开发《智能生产线运维》《工业机器人应用》等校本教材,并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。
此外,双方就共建“订单班”、设立企业奖学金、共建实训基地等达成初步意向。并强调:“教师企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‘桥梁’,只有教师先‘下水’,才能引导学生‘游向’产业需求的深水区。”
四、成果与展望:书写产教融合新篇章
未来,智能工学院将持续推进“教师企业实践常态化”机制,计划每年选派30%以上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,同时引入企业评价反馈机制,构建“教学—实践—改进”闭环,真正实现“校企协同、互利共赢”。
教育赋能产业,产业反哺教育。智能工学院教师走进汇海自动化的学习之旅,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提升,更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。在产教融合的国家战略背景下,学校与企业正携手探索一条“共育、共享、共赢”的高素质工匠培养之路,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。
初审:孙启贺
复审:丁倩
终审:王圣文
部门:智能工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