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安全警钟长鸣,筑牢学生安全防线
发布日期:2025-07-04 08:40

       随着2025年暑期全面开启,全国多地进入高温、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高发期,叠加学生群体活动范围扩大、自主时间增多等因素,溺水、交通事故、火灾、食品安全等风险显著上升。教育部、公安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联合发布暑期安全预警,要求各地强化隐患排查与公众教育,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。
一、溺水:暑期“头号杀手”,需严守水域安全
       夏季溺水事故占全年总量的一半以上,农村地区开放水域、城市野泳黑点成为高发区。防范措施包括:
1.强化教育:学校需在放假前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,重点强调“六不”(不私自下水、不擅自结伴游泳、不在无监护人陪同下游泳等)。
2.家校联动:家长需落实“四知”要求(知去向、知同伴、知行程、知归时),避免孩子前往水库、河道、工地水坑等危险区域。
二、交通:违法行为频发,需规范出行习惯
       暑期旅游、探亲需求激增,超员载客、疲劳驾驶、非法营运等风险叠加。防范重点包括:
1.规范驾乘行为:机动车驾驶人需杜绝酒驾、飙车、穿拖鞋开车等危险行为;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头盔,不闯红灯、不逆行。
2.严管重点车辆: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景区周边、农村道路巡查,严查客车超员、货车违法载人、无证驾驶等行为。
三、火灾:电气隐患突出,需强化源头管控
       夏季用电负荷激增,电气火灾、电动车充电事故、雷击火灾风险上升。防范措施包括:
1.排查电气隐患:定期检查电线、插座是否老化破损,避免私拉乱接电线或超负荷使用电器。
2.规范用火用电:电动车需在指定区域充电,严禁“进楼入户”或飞线充电;使用蚊香、蜡烛时需远离可燃物。
四、食品:高温易致变质,需严把饮食安全关
       夏季食物易腐败变质,微生物污染、农药残留、误食有毒植物等问题高发。防范重点包括:
1.严控食材采购:选择正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食品,避免采购过期、变质或“三无”产品。
2.规范储存加工:生熟食品需分开存放,剩菜剩饭需充分加热后食用;不采摘、食用野生蘑菇或不明野菜。
编辑:李木童
初审:薄纯成
复审:李莉
终审:杨其义